地名:小漢壩社區(qū) | 隸屬:永定鎮(zhèn) |
區(qū)劃代碼:532327101003 | 代碼前6位:532327 |
行政區(qū)域:云南省 | 地理分區(qū):西南地區(qū) |
行政級別:社區(qū) | 車牌代碼:云E |
長途區(qū)號:878 | 郵政編碼:651400 |
城鄉(xiāng)分類:鎮(zhèn)中心區(qū) | 分類代碼:121 |
地名由來:
該居委會駐地原名“小旱壩”,古時此地是田房(農(nóng)點),田間有小壩塘,旱季無水,稱“旱壩塘”,又稱“小旱壩”,村莊因此得名。后來水利條件改善,小壩塘消失。2002年,小旱壩村民委員會改為。
基本介紹:
小漢壩社區(qū)是永仁縣永定鎮(zhèn)下轄的社區(qū),城鄉(xiāng)分類代碼為121,為鎮(zhèn)中心區(qū)。區(qū)劃代碼為532327101003,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532327。郵政編碼為651400,長途電話區(qū)號為878 ,車牌號碼為云E。小漢壩社區(qū)與大壩村、龍頭山社區(qū)、良田村、苴卻社區(qū)、糯達村、麻栗樹村、太平地村、乍石村、云龍村、麥拉村、店子村相鄰。
文化旅游:
回龍橋位于楚雄州永仁縣城南郊,小旱壩村東南面300米,始建于清代乾隆九年(1744年)。橋為三孔石拱橋,長34.5米,寬6.5米,孔徑8米,拱劵縱聯(lián)砌筑,橋面原來用條石作護欄,現(xiàn)護欄已無。橋
歷史沿革:
清屬大姚縣苴卻巡檢司永定鄉(xiāng),民國屬永仁縣永定鎮(zhèn),1950年屬永仁縣第一區(qū)永定鄉(xiāng),1958年屬永定公社,1962年屬永定區(qū),1969年為永定公社小旱壩大隊,1973年為永定鎮(zhèn)小旱壩大隊。
1984年為小旱壩行政村,1987年為小旱壩辦事處,2000年為小旱壩村民委員會,2002年11月成立社區(qū),改為小漢壩社區(qū)居民委員會,屬永定鎮(zhèn)。
2018年,因該居民委員會名稱長期存在一名多寫現(xiàn)象,根據(jù)《永仁縣人民政府
周邊相關(guān):
小漢壩社區(qū)附近有永仁方山景區(qū)、永仁菜園子遺址、中和傳統(tǒng)民居建筑群、諸葛營遺址、龍虎峽、福山草堂等旅游景點,有楚雄撒壩豬、永仁板栗、永仁大腳菇、永仁雞樅、落水洞櫻桃、永仁山珍等特產(chǎn),有楚雄彝族火把節(jié)、彝族花鼓舞、梅葛、彝族老虎笙、彝族酒歌等民俗文化。
區(qū)劃:云南省·楚雄州·永仁縣·永定鎮(zhèn)·小漢壩社區(qū) |
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€鐗婇~锟�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﹂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€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� |
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☉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�2642104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