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:博斯坦鄉(xiāng) | 隸屬:策勒縣 |
區(qū)劃代碼:653225206 | 代碼前6位:653225 |
行政區(qū)域: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 | 地理分區(qū):西北地區(qū) |
行政級別:鄉(xiāng) | 車牌代碼:新R |
長途區(qū)號:0903 | 郵政編碼:848300 |
轄區(qū)面積:約3321.84平方公里 | 人口數(shù)量:約6506人 |
人口密度:約2人/平方公里 | |
下轄地區(qū):12個行政村 |
![]() | 代碼 | 城鄉(xiāng)分類 | 簡介 |
加依推孜村 | ~200 | 村莊 | 因本村地處阿克薩依河谷,地勢平坦而得名。加依推孜,意為“平地”�!�[詳細] |
巴格貝希村 | ~201 | 鄉(xiāng)中心區(qū) | 因村處園林南端,地勢高而得名。巴格貝希,意為“園林上方”�!�[詳細] |
墩巴格村 | ~202 | 村莊 | 因本村地處阿克薩依河西岸,四周均為土丘,愿望貌似園子而得名�!岸瞻透瘛保鉃椤案叩貓@子”。…[詳細] |
布藏克爾吐維村 | ~203 | 村莊 | 因地處土質(zhì)松軟的下面地方而得名�!安疾乜藸柾戮S”,意為“下面的地方”。…[詳細] |
乃則爾巴格村 | ~204 | 村莊 | 因本村位于鄉(xiāng)政府駐地的果園邊而得名�!澳藙t爾巴格”,意為“果園邊”�!�[詳細] |
亞喀喀什村 | ~205 | 村莊 | 因本村邊有一條長河岸而得名。“亞喀喀什”,意為“河岸邊”�!�[詳細] |
吉格代博斯坦村 | ~206 | 村莊 | 因本村沙棗樹多,似綠洲而得名。吉格代博斯坦,意為“沙棗樹綠洲”。…[詳細] |
阿其瑪村 | ~207 | 村莊 | 因本村以前是荒地,后人開荒而形成村莊而得名�!鞍⑵洮敗�,意為“新開辟的地方”�!�[詳細] |
阿熱薩依村 | ~208 | 村莊 | 因本村地處河灘之中而得名�!鞍崴_依”,意為“戈壁河灘中間”。…[詳細] |
阿亞克喀拉蘇村 | ~209 | 村莊 | 因本村地處喀拉蘇河下游而得名。阿亞克喀拉蘇,意為清水河下游。…[詳細] |
邁丹推孜村 | ~210 | 村莊 | 因本村地勢平坦而得名�!斑~丹推孜”,意為“平坦場地”�!�[詳細] |
阿喀新村 | ~214 | 村莊 | 因本村南面為白色土丘而得名。“阿喀新”,意為“白色的土丘”�!�[詳細] |
地名由來:
因該地水草豐茂,人們在此地種植莊稼,放牧,故名。博斯坦,意為綠洲。
基本介紹:
博斯坦鄉(xiāng)位于新疆和田地區(qū)策勒縣。下轄:
博斯坦鄉(xiāng)代碼:653225206轄14個村委會:巴格貝希村、加依吐孜村、墩巴格村、布藏克爾吐維村、乃則爾巴格村、亞喀喀什村、吉格代博斯坦村、阿其瑪村、阿熱薩依村、阿亞克喀拉蘇村、邁丹吐孜村、巴什喀拉蘇村、阿熱勒力克村、闊如克村。
歷史沿革:
1950年設(shè)策勒縣第六區(qū)依瑪木鄉(xiāng)。
1959年為奴爾公社依瑪木管理區(qū)。
1977年8月,析置博斯坦公社。
1984年建博斯坦鄉(xiāng)。
區(qū)劃:新疆·和田地區(qū)·策勒縣·博斯坦鄉(xiāng) |
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€鐗婇~锟�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﹂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€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� |
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☉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�2642104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