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:古城村 | 隸屬:積玉口鎮(zhèn) |
區(qū)劃代碼:429005107205 | 代碼前6位:429005 |
行政區(qū)域:湖北省 | 地理分區(qū):華中地區(qū) |
行政級別:村 | 車牌代碼:鄂N |
長途區(qū)號:0728 | 郵政編碼:433100 |
城鄉(xiāng)分類:村莊 | 分類代碼:220 |
地名由來:
相此處曾為楚國的竟陵邑。據(jù)上海復旦大學譚其驤《中國歷史地名詞典》記載,“戰(zhàn)國時(475-207),經(jīng)陵邑屬楚地,秦置竟陵縣,治所在今潛江西北南朝梁廢(503)。”因此地屬湖澤地帶,后世對竟陵邑無法確考,但古城之名流傳至今。
譚其驤(1911年2月25日—1992年8月28日),出生于浙江嘉興。歷史地理學家。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(院士)。1951年加入九三學社。 譚其驤出身于書香門第。祖父中過舉人,清朝末年曾任嘉興府學堂監(jiān)督。父親譚新潤考取秀…… 譚其驤詳細信息++
基本介紹:
從漢宜高速公路后湖出口下,走219省道,廣華寺收費站出口100米往左拐,車行約20分鐘,即可到達潛江市積玉口鎮(zhèn)古城村。
古城村位于鎮(zhèn)西南5。7公里,386戶人家2063人,耕地4560畝。村名因一座占地300多畝名為古城臺的土丘而名�?脊艑<艺J為,此處是秦治古竟陵城的遺址,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。
緊鄰古城村的借糧湖,與荊州、荊門兩市接壤。湖區(qū)面積1。2萬畝,景色優(yōu)美,風光綺麗。湖內盛產(chǎn)魚、蝦、蟹、蓮藕、菱角等水產(chǎn)品。湖周99個汊呈鋸齒狀,犬牙交錯。湖畔自然條件獨特,是潛江市唯一具有丘陵地貌的地區(qū)。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“采蓮侍君觀,捉魚等君嘗,湖光映天色,泊渚好借涼”,就是贊頌借糧湖美景
榮譽排行:
2025年3月,被命名為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(zhèn)。
2022年3月,湖北省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保護委員會命名古城村為2022年度湖北省生態(tài)村。
2011年8月,農(nóng)業(yè)部認定古城村為第一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(zhèn)(蝦稻連作)。
文化旅游:
羅家墳墓群位于潛江市積玉口鎮(zhèn)古城村東部,年代為明。類別為普通墓葬。2011年9月,被確定為第四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財家咀墓群位于潛江市積玉口鎮(zhèn)古城村一組,年代為明。類別為普通墓葬。2011年9月,被確定為第四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泡家莊墓群位于潛江市積玉口鎮(zhèn)古城村十組,年代為宋、明。類別為普通墓葬。2011年9月,被確定為第四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盤光丘遺址位于潛江市積玉口鎮(zhèn)古城村六組,年代為新石器、宋、明。類別為聚落址。2011年9月,被確定為第四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戴家咀遺址位于潛江市積玉口鎮(zhèn)古城村八組,年代為唐、宋、明。類別為聚落址。2011年9月,被確定為第四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信息來源:荊楚網(wǎng)
歷史沿革:
1951年成立初級農(nóng)村合作社;1957年成立高級農(nóng)村合作社;1956年建立荊門縣長湖區(qū)新農(nóng)公社古城大隊;1958年建立潛江縣浩口區(qū)新農(nóng)公社古城大隊;1975年建立新農(nóng)公社樊場管理區(qū)古城大隊;后更名為積玉口公社古城大隊,積玉口區(qū)古城大隊,積玉口鄉(xiāng)古城村;1994年更名為積玉口鎮(zhèn)古城村村民委員會至今。
周邊相關:
古城村附近有羅家墳墓群、財家咀墓群、泡家莊墓群、盤光丘遺址、戴家咀遺址、鄧家臺遺址等旅游景點,有潛半夏、潛江龍蝦、古城小龍蝦、福壽餅、園林青酒、五七油燜大蝦等特產(chǎn),有潛江民歌、江漢平原皮影戲、燈會(潛江燈會)、潛江花燈、潛江高臺舞獅、潛江草把龍等民俗文化。
湖北省潛江市積玉口鎮(zhèn)古城村位于潛江市西北邊陲,與荊州、荊門兩市接壤,耕地4560畝。地勢地貌獨特,具有丘陵地貌的特征,同時也是潛江市海拔最高的村。當?shù)厝嗣褚虻刂埔�,根�?jù)地勢低洼、湖泊眾多的地域特點,大
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�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€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�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�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� |
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﹂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�2642104 |